文/ 乔·沃格尔(Joe Vogel)
翻译:Badthriller
2012年9月12日 - 1986年底,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在西湖录音室(Westlake Studio)的D录音间来回踱步,对自己唱着:“感觉太糟,感觉真糟,上帝啊,音乐让我好受(I feel so bad, I feel really bad, God music makes me feel good)。”
“当时,我们不知道专辑的名字会叫《飙》(Bad)。”录音助理拉斯·拉格斯代尔(Russ Ragsdale)开玩笑说。
这还不是西湖录音室团队的唯一发现。在结束《颤栗》(Thriller)和正式开始录制《飙》的这段时间里,杰克逊已经写了60 – 70首新歌。11首最终入选专辑,还有一堆完成度不尽相同的好歌留在剪辑室的地板上。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支团队在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仔细地保存和数字化这些样带。“我们找到的一些歌曲还在非常初期的阶段。“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执行人约翰·布兰卡(John Branca)说,”一些已经非常完整,除了迈克尔·杰克逊,其他艺人可能会把它们当作完成的歌曲。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其中6支样带入选了将于9月18日发行的《飙25》(Bad 25)套装第二碟。
I'm So Blue试听
最近我独家试听了这些从没听过的样带,惊艳于它们的完整和有趣。这些不是小小的歌曲片段,尽管有些歌曲的制作有点过时,但副歌部分朗朗上口。真正让它们特别的,是真实。没有一首歌曲被现代技术美化,让你更亲密地看到录音艺术家杰克逊在1985 – 1987年间工作的场景。我们听到他的创意、他的热情、他的痛苦、他的幽默和他的能量。在我看来,这里面最好的当属华丽的中速歌谣《我那么忧伤》(I'm So Blue),紧张的节奏劲曲《名气的代价》(Price of Fame)和《阿尔·卡彭》(Al Capone)也相当入耳。每支样带(还有两支已经发行过了)都包含自己独特的痕迹 —— 最重要的,所有都是100%未经修饰的真迈克尔·杰克逊。
接下来就是对每首歌的评论,还有来自录音师和杰克逊长期好友马特·佛格(Matt Forger)的独家透视:
(第二页有新歌的完整试听)